投資如愛情講緣份
投資者日記 畢老林
4月14日,周日。美國國務卿克里上任後首次出訪亞洲,中國為第二站。北京一如既往,在克里訪華前夕送美國一份「見面禮」,人民幣滙價上周五再創歷史新高,一度見6.19元人民幣兌1美元水平。
就在克里踏足神州之前、人民幣創新高之際,美國財政部在新帥傑克盧(Jack Lew)領導下向國會提交的《國際經濟與滙率政策報告》,於上周五公諸於世。
美警告難阻圓貶
有兩件事值得注意:①出乎大部分人意料之外,這份每半年發表一次的報告,並沒有把矛頭指向北京,炮口反而對準東京;②報告發表於上周五下午四點三十分,其時美股正常交易時段已收市,外滙市場雖買賣不息,惟臨近周末,滙商、投資者大都無心戀戰,當局選擇在此一時段公開報告內容,顯有減低對市場造成衝擊之意。
儘管如此,美元兌日圓在報告發表後仍然迅速掉頭,從接近100水平回落至98.37。美國財政部放中國一馬,轉而棒打日本,顯然令不少滙商大失所措,坐着美元/日圓長倉過周末的市場參與者,這四十多小時肯定不容易捱。
報告中針對日本的措辭毫不含糊,除促請東京必須放寬管制鼓勵競爭以提升日本的生產力和增長,不能單靠短期宏觀刺激措施支持復蘇外,還強調美國將繼續敦促日本遵守在七國(G7)和二十國(G20)集團中所作的承諾,避免走上競爭性貶值之路,切勿為了加強日本自身競爭力而替滙率定出目標。
自從半年前「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構想公告天下以來,美國不置可否,即使間有評論,基調也是支持多於批評。聯儲局主席貝南奇便以日本(美國亦然)寬鬆措施對全球復蘇有利,拐個彎暗撐安倍的作為。美國財政部這次針對日本貨幣政策對滙率可能產生的影響,提出清晰的警告,記憶中應是第一次。
只講不做無殺傷力
然而,老畢相信,傑克盧新官上任「處女作」,矛頭直指日本,非但無法抗衡圓滙跌勢,還會產生跟報告意願相左的反效果。即使在中美就人民幣滙率問題爭拗最激烈的那幾年,美國財政部對華的攻擊亦止於言辭,從未正式把中國定性為滙率操控國(currency manipulator),既然只講不做,遭點名批評的國家怕美國何來?
按照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近日的說法,該國量寬不以滙率為本(實情是否如此乃另一回事),日本若要回應美國,除了重申不以日圓貶值為政策目標,藉此反駁山姆大叔的抨擊外,日方聲明中的其餘部分應離不開維持2%通脹目標、切實執行兩年內令貨幣基礎倍增的資產購買計劃,以及強調東京並未偏離對G7或G20所作的任何承諾等。「安倍經濟學」以美國為師,聯儲局先後已推出四輪量寬,坊間批評QE目標之一乃促使美元貶值以增強出口競爭力時有所聞,美國可以,日本為何不能?
財政部針對日本的一番道理,不僅無法令已豁出去的日本改弦更張,滙市交易員在陣腳稍定後,亦會迅速察覺美國的警告若非假惺惺擺姿態,便是傑克盧不自量力要跟市場對着幹,結果當然是以卵擊石,圓滙經過短暫反彈後重拾弱勢。此估計倘離事實不遠,傑克盧這位據聞長於預算規劃、拙於市場操作的新任財長(強項/弱項跟其首任蓋特納背道而馳),給市場在臉上狠摑一巴掌,恐怕少不免了。
「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上周五在紐約遊艇俱樂部開壇演講,當中不乏甚具啟發性的投資點子。講「債王」前,先來引一引本報「文人經略」欄主何文俊上周四提及的一個現象。話說日本央行質寬、量寬雙龍出海震撼市場,歐美多國國債孳息應聲急跌,法、比、奧、荷十年債息紛紛創出歷史新低;即使意西債息亦顯著回落,足證資金不論好醜,但求就手。
聯儲局料續寬鬆
引文到此為止,回說「新債王」。岡拉克在紐約遊艇俱樂部的演說,以〈Why Own Any Bonds At All〉為題,單看字面,搞不清看好還是看淡。「新債王」指出,美國投資者持股比例遠高於持債(美國財富高度集中於少數富有人士手上,此輩對股票情有獨鍾,也許足以解釋美國人持股比例何以遠高於其他發達國水平),而今後十五年內,美國65歲或以上人口總數,將從目前的4000萬激增至7000萬。隨着長者無法依賴養老金安享晚年,延遲退休人士與日俱增,年輕人在職場上面對的競爭勢必有增無減,以致美國就業對人口比率難以改善。
聯儲局決策者雖不時暗示,已為退市作好準備,但貝南奇熱門接班人之一的葉倫女士(Janet Yellen,現任聯儲局副主席)便曾說過,若有需要,量寬/零息可以一直維持至2025年。換句話說,聯儲局內既有人揚言今年內停止購債,亦有人不排除現行措施延續多十二年!以美國的人口結構和就業市場狀況而論,在岡拉克眼中,聯儲局維持寬鬆政策一段較長時間的機會甚高,債券可望繼續大蒙其利。
這番話是否正確,見仁見智,惟岡拉克在演說中展示了一幅圖,交代迄去年底「傳統債券」和「非傳統債券」兩個組別的回報差異。從圖中資料可見,躋身「傳統債券」組別的定息工具,美國政府債券和國際主權債孳息平均皆不足1厘,再接下去的機構住宅按揭抵押證券、商業按揭抵押證券和美國投資級別公司債,孳息由1.47厘至2.77厘不等。
再看「非傳統債券」組別,回報最低的新興市場主權債,孳息也在4厘以上。接下去的幾類定息工具,回報介乎4.71厘至6.64厘之間,明顯勝於「傳統債券」組別。當然,稱得上「非傳統」,回報得用較高的風險承擔換取,但「傳統債券」帶給投資者的「安全感」,代價未免太高;相形之下,「非傳統債券」的吸引力便顯得相當突出了。
新債王妙法撳錢
岡拉克聲稱,他從來沒有看財經節目的習慣,偶一為之,亦不過為了感受群眾醉心什麼、抗拒什麼,好讓他以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
「新債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擊,自然是約一年前公開推介的Long天然氣期貨/Short蘋果股票這個pair trade。老畢清楚記得,當時北美天然氣期貨跌個四腳朝天,不少人揚言氣價將直插至0。另一邊廂,蘋果氣勢一時無兩,大量與之相關的結構性產品應運而生,有人甚至揚言蘋果股價不升至萬八美元不會回頭。
「新債王」跟群眾對着幹,建議以百倍槓桿執行Long天然氣/Short蘋果這個pair trade,不足一年,回報高達120%(無槓桿)。那是拜氣價從低位反彈一倍,而蘋果股價則從高位跌近一半所賜。
然而,要梅開二度,從市場極端看好與極端看淡中左右逢源,可遇而不可求。投資跟愛情一樣,不也講求緣份?
信報
15 April 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