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恐難繼續「閃」
THE LEX COLUMN
親愛的,這就是時尚。如果有人問奢侈品公司的股價估值為什麼能夠那麼高,大家也許可以這樣回答。
意大利名牌Prada(1913)特別清楚這一點,其預期企業價值倍數(EV/forward ebitda)為15倍,高於對手Salvatore Ferragamo的14倍個Tod's的12倍。這三家公司都有售賣女裝手袋和閃亮的女裝平底皮鞋,但Prada在中國有不少業務,而且奢侈產品覆蓋範圍非常廣泛,因此其估值較高也是合理的。畢竟,Prada超過三分之一的營業額來自亞洲(不計日本)。
中國市場需求降
不過,正所謂好景不常,近年奢侈品市場特別暢旺的中國,消費者對此類產品的需求愈來愈少。北京新領導層現在把所有焦點都放在緊縮財政和打擊貪污腐敗之上,肯定會對內地一貫的「送大禮」做法有一定影響。
事實上,這個影響已經開始展現。根據Prada上周五公布的2012年業績報告,去年大中華地區的同一商店營業額雖然上升了14%,但升幅遠低於2011年的40%。不過,2011年有一個特殊因素刺激銷售,那就是各國在金融危機後大舉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導致大量熱錢流入新興國家。整體來說,亞洲(不計日本)的營業額上升了三分之一,但滙率上升令營業額減少了10個百分點。
這個相對上疲弱的表現令Prada的整體表現有一點失色。是的,Prada的營業額仍然較其他同業高,總營業額在2012年上升了29%,遠高於Ferragamo的17%,但盈利增長大幅下跌,每股盈利增長從2011年的70%降至2012年的41%。
估值較其他同業高
對於當初為了公司概念而入股的投資者,現在仍然是值得高興的。從2011年6月於香港上市後至今,Prada的價格上升了一倍,相比之下,恆生指數持平,而對手LVMH只上升了13%。
由於增長率較高,因此Prada的估值的確應該較其他同業高,而且皮革產品市場─Prada大部分利潤的來源──增長比珠寶手表快。然而,被Prada 25倍預期失業率所迷惑的投資者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確定其增長率不會退色。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信報
8 April 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