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舖大排長龍的上中下籤
投資者日記 畢老林
4月16日,周二。昨天在文末有感而發:你永遠不會知道世界下一秒將發生什麼事……話口未完,美國波士頓便發生三宗懷疑恐襲的連環爆炸,造成至少三死百餘人受傷,真的好嘅唔靈醜嘅靈。
金舖「迫爆」港日對立
發生於波士頓馬拉松大賽終點附近和三英里外約翰甘迺迪總統圖書館及博物館的連環爆炸(兩者是否有直接連繫,警方仍在調查),令美股周一跌勢於午後加劇,道指全日大跌265點(1.79%),標普500指數則下挫36點(2.3%),美股錄得五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金價一瀉如注,本已有觸發對沖基金平掉賺錢倉位以保護整體投資組合利潤的迹象(見4月16日「市評」),先是期銅、期油等商品,繼而是澳紐元等利差交易熱門貨幣,美股這個「最後堡壘」受到波及,看來只是時間問題,波士頓爆炸事件不過是觸發美股調整提前來臨的藉口而已。
金價跌勢慘烈吸引中港顧客瘋狂搶購,金舖應接不暇,成為這兩天本地媒體最熱門的話題。內地客和本港市民對黃金熱情驟增,盛況空前,令老畢想起數天前在電視上看見的另一番景象:大批日本民眾把家中的金飾金器拿到店舖沽售,金行得提早開門營業,方能疏導排隊沽金的人潮。
港日金舖門內門外皆人頭湧湧,但一方「滾水淥腳」惟恐執輸,另一方則大排長龍套現為上;同是黃金,港日何以一異至斯?
中港客跟日民對金價前景看法未必一致,當然是合乎情理的解釋。然而,滙率因素也許才是促成這個對立現象的關鍵。國際黃金價格以美元標示,而港幣則與美元掛鈎,意味以両計的本港九九金價格,走勢緊貼以美元標示的國際黃金盎斯價,不會受到滙率差異左右。
這正是報載名大珠寶連鎖店「懶得」掛上時刻在變、猶如「海鮮價」的黃金牌價的底因。當然,以金價上周五和本周一的洗倉式下瀉,不論以哪種主要貨幣標示,皆難逃「插水」的命運,中間只有程度之差而無實質分別。問題是,日民排隊沽金發生於金價狂瀉之前,大有此刻不沽更待何時之勢,卻又何以致之?
「下籤」亦立不敗
日圓滙價於去年9月底、10月初見頂,美元兌日圓其時低見76/77水平。日本大選當時尚未舉行,惟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上台執政已成定局,而他提出以振興消費告別通縮為最大目標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先聲奪人,其人未登「天子」位,已引發投資界尤其對沖基金對日本央行淪為政府傀儡、印鈔絕不手軟的憧憬,押重注於日圓貶值並大獲全勝。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最多人提及的「安倍交易」(Abe trade)是沽日圓/買日股(Short yen / Long Nikkei),半年下來如取如攜,獲利易如反掌。較少人注意的是,自日圓兌美元去秋見頂以來,「以日圓標示的黃金長倉」(Long gold in yen terms),受歡迎程度不遑多讓。這個trade背後的意念,同樣是安倍上場後日圓將貶個不停,惟沽日圓的另一隻「腳」,不是日股而是黃金。
「以日圓標示的黃金長倉」要賺到盡,最理想的情境,莫過於圓滙持續下滑而金價持續上升,賺價兼賺滙,此乃「上籤」。然而,「上籤」開不成不打緊,只要圓滙弱勢不改而金價保持平穩,投資者從日圓貶值中得益,仍然綽綽有餘,此乃「中籤」。再不濟,圓滙金價兩者皆跌,惟日圓跌幅大於金價跌幅,這個trade開的雖是「下籤」,但投資者仍能立於不敗。
從實績上看,自日圓於去年10月初踏上貶值之路起計,「以日圓標示的黃金長倉」迄今年2月中錄得16.4%回報,但期間盎斯金價跌逾半成,圓滙跌金價升這枝「上籤」自然開不成;「中籤」立足於圓弱而金穩,金價去年10月初至今年2月中勢頭頗有拾級而下之象,期間跌幅雖不算大,惟跟「平穩」二字已不符,故「中籤」亦落空。
在這四個月裏出現的,是圓滙跟金價一起下跌,但前者幅度遠大於後者。以此為準,「以日圓標示的黃金長倉」,開的其實乃「下籤」。可是,即使如此,這個trade仍為投資者帶來高達16.4%的回報,可見「安倍經濟學」觸發的日圓貶值潮,着實令不少人飽嘗甜頭,「上籤」、「中籤」固妙不可言,「下籤」卻也無拘。
2月中至3月底,「以日圓標示的黃金長倉」出現調整,主要由於圓滙跌勢略為喘定,而金價則在朝鮮半島危機中應升不升,於牛熊對決中疲態日顯敗象初露。
機警精明勝於大鱷
4月初,日本央行落實超級量寬,圓滙再度下跌,且一度迫近100日圓兌1美元水平,金價亦略見起色,這個trade又重返近期高位,但那可能已是「最後的微笑」。
隨着金價暴瀉圓滙反彈,此一開「下籤」亦能大賺的交易腹背受敵,迅即化作投資者建倉時未有想過的「下下籤」,短短兩個交易天,「以日圓標示的黃金長倉」過去半年所賺非但化為烏有,而且全皆要賠。
如此看來,日本群眾在金價尚未狂瀉而日圓淡倉累積至前所未見高水平之際集體沽金,便顯得十分機警精明、勝於無數對沖大鱷了。
17 April 2013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