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金價牛熊轉勢 風險有增無減


金價牛熊轉勢 風險有增無減
社評
國際金價上周五急挫,一度跌破千五美元關口。由這一輪牛市千九美元高位滑落至今,跌幅足足百分之二十,技術上被視為墮入熊市。然而,影響黃金避險功能的好淡因素,如今看來並非一面倒,好與壞發展方向的基礎同樣顯得脆弱,使走勢蘊含更大投機性,市場風險有增無減。

從國際金價走勢看,去年四季度起已然疲態漸露。踏入今年,下跌趨勢逐步確認。由於美國經濟復蘇迹象明顯,美元轉強,據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 Global的統計,今年一月份,已有四百億美元流入全球各類股票基金之中,可見市場避險情緒明顯改變,也意味金融危機前後的黃金牛市,露出方向性轉變的契機。

如今美國聯儲局可能在今年底調整購債規模,美滙強勢保持,令貴金屬更形失色。上周五公布三月生產物價指數按月下跌零點六個百分點,創十個月來最大跌幅,能源價格回落,預期今年內通脹也難肆虐;加上塞浦路斯可能出售黃金儲備套現,連串利淡消息衝擊,盎斯金價加速暴跌,但牛市是否正式終結,顯然仍有爭議。

細看金價這輪牛市,二○一一年八月觸及千九美元高位,很大程度是拜金融危機所賜。當時歐債危機重挫市場情緒、美國債務上限爭拗如火如荼、美國主權三A完整評級不保,避險情緒高漲。今年金價持續回落,最終無力反彈收復失地,體現了後金融危機市場避險情緒的逆轉。

如今不少投資報告看淡金價前景。很顯然,當前無論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復蘇雖然未算理想,但總比去年情況好轉,當時,歐債危機險情嚴峻,美國財政懸崖的不確定性陰霾壓頂,中國經濟也有「硬着陸」隱憂。如今這些破壞性因素逐漸消弭,進一步削弱黃金避險的作用。

全球最大黃金ETF基金SPDR今年不斷「減磅」,持倉量已降至三年最低,反映投資買盤買少見少,加劇市場沽售壓力,使黃金熊市的腳步聲愈加響亮。

不過,照目前全球金融形勢衡量,卻似乎又為黃金牛市的終結留下一個問號。國基會上周發出警告,若銀行未能把握當前非常規貨幣寬鬆的機會,及時修復資產負債表,不排除再爆發新一輪金融危機。

事實上,如今世界範圍內債務水平之高,的確令人難以安寢。據歷史經驗看到,高債務水平往往引發金融及經濟危機。以信用作基礎的貨幣如今高度泛濫,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已擴大至逾三萬億美元規模;日本央行亦以每月逾七百億美元規模購債,兩年來把目前的基礎貨幣規模翻倍,按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觀點,貨幣泛濫,通脹遲早重來。

對應以信用作基礎的法定紙幣,黃金沒有信用風險,也與負債無關,抵禦通脹的保值功能不會因避險作用受削而消失,而且市場深廣度大,是中央銀行儲備資產多元化的理想對象。

據世界黃金協會上月中發表的報告(Central bank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Rebalancing from the dollar and euro),全球央行去年進行儲備資產多樣化,購金量同比增加百分之十七,近五百四十公噸,創下一九六四年來最高紀錄,其中俄羅斯、巴西、印度以至中國央行都增持黃金量;另一方面,美元和歐羅資產佔比從百分之七十八,縮減至百分之七十四。

以信用作基礎的貨幣,歐美日通過印鈔機爭相「加印」,是否令新興經濟體繼續進行儲備資產多樣化,趁低吸納,減省成本,如今不得而知,但上周國基會警告,非常規的貨幣寬鬆政策拖得愈長,醞釀新一輪金融危機的風險也愈高,偏偏金價此時卻暴跌,熊市的市場預期高唱入雲,但好淡發展基礎顯得脆弱而易變,更突出黃金中長期走勢震盪的風險

信報 

15 April 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