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貨愈積愈多
市評
周三美股兩大指數又創歷史新高!曾質疑「大輪轉」(The Great Rotation)利好美股的財富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經濟師羅森伯格【圖】(David Rosenberg,詳見1月31日「市評」),在4月10日的CNBC節目因而被主持人問到是否轉軚看好。
羅森伯格回應說,最新的ISM製造業指數和就業數字都很糟糕,但兩大央行聯儲局和日本央行正全力大印銀紙,在前所未見的流動性洪流推動下 ,現今股市升跌已經與公司盈利或經濟狀況脫節,只要聯儲局繼續放水,股市便繼續上升,直到某個轉折點,譬如通脹或經濟開始加快上升(到時聯儲局將退市),市況才會改變。
CNBC主持人又提到「勿與聯儲局抗衡」(don't fight the Fed)的術語,在同一個節目的Equity Group Investments主席Sam Zell接過話題指出,目前美國股市近似2006年的樓市,當年就出現過「房價日日上升」的頭條,現在股市也每日創新高。他認為,受到巨型海嘯式流動性的帶動,人們因為找不到其他投資選擇而爭相入市,已經再度「非理性亢奮」。
Zell表示,市況已經十分危險,他一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增持,但也不會與聯儲局對着幹,情願袖手旁觀。
歐美外圍股市造好,港股亦連續第三日反彈。恒指高開164點,一度升至22251點,接近早前形成的22200至22300點的小型蟹貨區頂(詳月29日「市評」),收報22101,只微升66點。升跌比例連跌兩日,至58:42,但一連三日都逾五成股份上升,已是過去一個月以來第二次「相對較好」表現;短線市寬周三突破支持區後,昨天續升4.3個百分點,中線市寬亦重返支持區,但要說大市及恒指確認回穩,現在言之尚早。
恒指方面,從EJFQ TrendWatch的成交量分布圖可見,指數目前正在22200至22300點的成交密集區爭持,由於本周以來大市成交一直不足600億元的低水平,缺乏成交量的配合,恒指較難出現突破。而且,在22450至22550點、1月30日至今的下降通道頂附近,有一個比23300至23400點成交更密集的區間,反映在3月中有不少較「進取」的投資者博反彈,現在已紛紛被綁,亦即是在形成了才短短兩個多月的下降通道,蟹貨已愈積愈多,恒指要顯著回升須面對更大阻力。
EJFQ指標也未見改善,10天線高於50天線股份比率的平滑中線市寬昨天跌至30.3%,支持區有失守之虞;資金流指標亦測試4月初的低位;反映沽壓的弱勢股指數雖然微跌,但反映買盤的強勢股指數也同時下跌,不利大市持續反彈或回穩。起碼等到弱勢股指數跌穿3月底4月初的上次低位,大市才重返較「安全」狀態。
12 April 2013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