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去年網絡版訂閱收入首超廣告收益
獨眼香江 紀曉風
在資訊爆棚的世代,大家似已習慣網上資訊應是免費提供,但世上又焉會有免費午餐?而其實大家以為網上版的報章要收費必然趕客,卻也未必!
在美國極高影響力的報章《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去年業務錄得歷史性變化,在廣告業疲弱下報章本深受其害,但該報在經歷連續6年的收益下跌後,於2011年3月底開始向網上讀者收取收費,結果去年成功從訂閱業務中獲得更多收入,令訂閱收入首次超過廣告收益,訂閱收入達7.683億美元,較廣告收入多5290萬美元。
美國專門分析傳媒生態的知名傳媒雜誌MediaLife就形容,「2012年將被報業銘記,因為這一年報業開始充分擁抱『付費牆』(paywall)了」,認為當地傳媒業已開始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也於上月18日宣布,在今年夏季起,向閱讀一定數量以上的讀者收費。
而美國主要報章中,除《今日美國》(USA Today)外的所有報紙,現時均對網上版進行收費,市場上的情況,是每三種日報中就有一種收費的電子版,收費浪潮有助增加訂閱費收入,從而可以改變嚴重依賴廣告收入的美國報業的盈利結構。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Outsell的分析就指,傳統發行物過去約有八成收入來自廣告業務,其他剩餘的收入則來自訂閱業務,而《紐約時報》創下的新里程碑就表明,所謂的「付費牆」已彰顯出強大力量,相信能極大地推動網路讀者購買訂閱版,本地傳媒從中借鏡,相信或能從中找到新出路。
信報
8 April 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