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吳康民開腔抗佔中 梁振英遠走迴避


吳康民開腔抗佔中 梁振英遠走迴避
香港脈搏 余錦賢
本地愛國陣營大老吳康民上周末在一個研討會上開腔,反擊「佔領中環」,指該行動手法陰毒,並會令香港永無寧日;吳老更預言本港可能陷入黑暗時期,他惟有寄望「大亂之後必有大治」。

當前的政制爭議,其實是提早開幕,按今年梁振英施政報告,特區政府準備在明年中才開始啟動政改討論,但上月人大政協會議已打開缺口,北京先拋出「愛國愛港」者治港,然後喬曉陽南下,為普選諮詢設下兩大前提;中央代勞,即使梁振英想拖,但還是拖不了,經北大人幾次出手,政改之爭鬧得火紅,梁振英無法再避。

按道理,香港近期風雲變色,特首理應坐鎮大局,然而梁振英最近卻頻頻外訪,又去北京、過澳門,昨天又去了海南博鰲,對熱點爭議如政改、碼頭工潮等完全不置一詞;以外訪迴避本地爭議,頗有董伯之餘風,是迴避正經事卻去搞些不着邊際的公關活動。在政改議題上,CY不但失去了主導權,連發言權也拱手相讓,近乎路人甲一名。

反擊「佔領中環」和激進泛民的叫陣,除了京官,至今先後開腔的還有譚惠珠、梁愛詩,加上吳康民,都是特區政府之外的愛國陣營中堅分子,特首及官員無一人出聲,顯得軟弱無力,以這種狀態和戰鬥力,試問特區政府如何應付正式開展政改諮詢後的社會大辯論?

愛國陣營內已有批評聲音,指特區政府對「佔領中環」行動刻意低調,甚至不敢回應,主催者公然挑戰法律、「博拉」並號召更多人參與,企圖癱瘓香港的心臟地帶,對於這些北京眼中漠視法律和公權力的行徑,特首以降的一眾高官都詐傻扮懵,連回應一句都沒有。筆者記得唯一對「佔中」作過公開回應的,僅警務處長曾偉雄一人,其他一概封嘴。

據吳康民所言,中央這次已亮出底線,不可能讓步;按過去政改之爭的規律,北京只會堅守幾個大原則,如循序漸進、行政主導、均衡參與等等,然後由特區政府制訂方案。這次2017普選特首有所不同,不光是制度設計,而是關乎普選選出什麼人執政,涉及政權由誰把持的問題,是到了關節眼上的大事,北京不能再兜圈,乾脆一開始就亮出底牌,如果不能保證未來普選的特首愛國愛港,其他一切就免問。

愛國愛港的標準,最後是由北京決定;其實回歸以來特首選舉進行了四次,以第一次最熱鬧,除董建華,還有吳光正、李福善、楊鐵樑,皆一時俊彥。第二屆董伯爭取連任,已經在「無對手」下「順利」勝出,到曾蔭權和梁振英的兩屆,也是由中央內定,選舉只是走過場,令真正有能之士無心再參加早就「圈定」的選舉,結果建制陣營內可角逐特首的人才凋零,即使有普選,建制派誰人出選也是一個問題。

8 April 2013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